及4时杨泳斋:杨伯岩,字彦瞻,号泳斋,杨沂中诸孙,居临安。淳祐间,除工部郎,出守衢州。宝祐二年(1254)卒。有《六帖补》二十卷,《九经韵补》一卷行世。
从前游武夷山六曲,去拜访止止师。遇上大雪天,猎得一只兔子,但没有厨师烹饪。止止师说:“山里的吃法是:把兔肉切成薄片,用酒、酱、椒料腌一下,把风炉安到桌上,用少半锅水,等水开了一滚后,每人拿一双筷子,自己夹肉放在开水里,摆动涮熟了吃。吃的时候,随个人的口味,蘸调味汁。”于是照着这种方法进食,不光容易做,而且有热闹温馨的气氛。
过了五六年,来到京城,又在杨泳斋席上看到这种吃法,恍然间武夷之行如隔一世。杨泳斋是世家,好古学而很清苦,确实有这种山家的趣味。于是作诗:“浪涌晴江雪,风翻晚照霞。”末尾说:“醉忆山中味,都忘贵客来。”猪、羊肉都可以这么吃。《本草》说:“兔肉补中益气。不可同鸡一起吃。”
“拨霞供”这个菜名,确实非常好听,充满诗意,可是许多人看了这篇文章,想到的可能却会是另外一个词语—“火锅”。没错,“拨霞供”事实上便是早期的火锅,而《山家清供》中的这段文字便是现存最早的有关火锅的文字记载。虽然是早期火锅,但实际上和后来的火锅基本上没什么大区别:把肉切成薄片,把锅放在桌子上,水开了以后,各自夹着肉在锅里涮熟,作料自己根据情况来蘸,甚至就连气氛也是一样的热闹、欢快。除了涮的兔肉现在一般较少之外,其它几乎没有区别了。
火锅作为一种传统饮食方法,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,北方称之为“吃涮锅”,广东则名之“打边炉”,江南一带叫做“吃暖锅”,四川人更是直截了当称之为“吃火锅”。可以说火锅作为民间流行的美食,受到广泛的喜爱,流行于全国各地。可是,很少有人想到,文字中最早记载的火锅居然是在武夷山,并且还有一个如此富有诗意的名字—“拨霞供”。不过,或许正因为这个名字太阳春白雪了,所以后来反而名声不彰,反而是“火锅”,这一不知是谁发明的极简单、形象的名字却越传越广。